漫话兰州之文化与发展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4-11-17 00:00:00


    兰州在创造条件加紧引资,引来了吉利汽车生产线;在绘制大蓝图,争取建成沟通欧亚大路桥的西北商贸中心;与白银市联合构建兰白经济圈。在中央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激励下,正在加快步伐,迎头赶上。



    老实,听话,慢一拍都是缺点吗?未必。起码兰州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没有瞎折腾。没有因为忙于致富而倒汽车,没有因为急功近利而荒废农田,没有因为政绩而盲目上项目,没有为了城市繁华而出现大片烂尾楼。跃进的步伐不大,却没有走弯路,还是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进着。相反,踏实,韧性及不甘落后的性格使兰州更有了发展的后劲。



    地域文化



    全国几乎所有的城市都有一种公认的通用方言,省会方言一般是该省的官话。西安陕西话与河南话通用,深圳没有方言,而兰州很微妙,南腔北调,无所不有,似乎没有一种通用的官话,但要仔细观察,就有味道了。兰州土生的官员在大庭广众前,一般用不标准的普通话致词,而私下里兰州话绝对地道。外省籍孩子在家讲父母的家乡话,到学校跟着同学说兰州话。老兰州家庭大人之间讲兰州话,对孩子又转而说普通话。即使外地人集中居住区,交流起来也夹杂着许多兰州土话。人们似乎约定俗成,含有兰州话元素的语调便是“市话”,仅占不到十几分之一人口的原住民,竟然占据了“市话”权,这就是城市历史文化特征的力量。不过,在五花八门的方言围堵下,兰州话在不断演化,逐渐变成了“京兰腔”,广东福建人还以为是正宗普通话,北京人一听就笑话土。其实现在能说地道的兰州话的兰州人也不多了,大多数咬字读音“大一钻”(假,冒充),使深谙此道的老兰州大摇其头。如果真想了解兰州话的规律,兰州大学一位教授写了一本《兰州方言词典》可参考。



    兰州牛肉面风靡全国,而各地的菜肴也遍布兰州,南北菜系应有尽有。为了满足兰州人饮食的多元化,兰州几乎没有单一口味的大酒家,粤菜馆也有麻辣川菜酸汤面,正宗陇菜店也卖鲍鱼鱼翅羹。我们到外地,主人总是招待最有地方特色的饮食。外地人来兰州就颇费心思,总不能请广东人去吃海鲜吃川菜吧,也不能顿顿是牛肉面吧。什么是兰州最有特色的饮食?除了牛肉面和手抓羊肉,还真说不出来更多的了。饮食方面全国就是兰州,兰州就是全国,兰州容纳各地的饮食文化。但也有例外,加州牛肉面和广式早茶时间不长就被逐出市场,自然是兰州牛肉面的原故,牛肉面是兰州人撼不动的早餐。说兰州人土,兰州姑娘在穿着上一点都不土。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时兴什么服装,不出一周,兰州街头就流行开来。后来学广州,学海外,兰州姑娘在全国都一直是最新潮的时髦一族。兰州年轻人对时尚接受快,什么KTV,量贩,当人们还搞不清是什么意思的时候,已经遍布大街小巷,闹得通宵达旦。茶馆要弄成古香古色的,咖啡馆要找欧罗巴的情调。甘南路歌厅酒吧一条街,是青年们狂欢的不夜城,滨河路旁林荫道,是老年人安静的休憩处,两个世界,互不干扰。西安郑州肯定是秦腔豫剧的天下,兰州则没有哪一个剧种独占鳌头,京剧,话剧,舞剧,歌剧,秦腔,陇剧各有各的观众,早先还有兰州市越剧团和豫剧团呢。说到戏剧,兰州在全国占很重要的位置,甘肃是个出戏的地方。甘肃省话剧团,现在改成话剧院了,当年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创作演出了许多叫得响的剧目,话剧《西安事变》是全国最早冲破禁区登上舞台的。陇剧《枫洛池》,歌剧《向阳川》,京剧《南天柱》都为甘肃赢得过声誉。舞剧《丝路花雨》更是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舞剧的经典。近来的《大漠敦煌》还在风靡世界呢。最近甘肃提出要建成戏剧大省,完全可能。文化方面还有一个值得兰州人自豪的事,出了一本全国发行量最大,跻身全球的杂志《读者》。许多人觉得这是一种很奇怪的文化现象,为什么不是北京上海,而是偏僻的名不见经传的兰州创造了奇迹。除了文化底蕴深厚,与这个城市兼容,沉稳,不浮躁的气度和性格有关。



    总是慢一拍



    相对文化事业还经常有一些亮点,兰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却总是慢一拍。有人说何止一拍,慢的拍数多了,现在与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历史上兰州就是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是依靠农业,小手工业逐渐形成的内地小城。上世纪五十年代工商业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彻底消灭了本来就十分薄弱的私有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把许多国营企业放在兰州,形成了国有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公有制观念牢牢扎根脑海。改革开放初期,人们茫然不知所措,想象不到也不敢想象,除了规矩地领那一份公家发的工资,还有什么挣钱的门道。“春江水暖鸭先知”,还是我们的回族同胞有经商的传统,兰州街头最早出现的是他们的小吃摊。他们在街头摆开了尘封已久的擦得油光发亮的条桌长凳,牛肉面,酿皮子,羊杂碎,羊肉泡馍,热气腾腾,香味四溢,人们按捺不住久违的惊喜,纷纷走向街头,品尝开放最初带来的甜头,但并没有把经商致富与自己联系起来,还是照旧过日子。最早进入兰州商品市场的是浙江人,他们的探路者在考察了兰州市场后给家里打电报(当时没有手机):“钱多,人傻,快来”。他们建起的东部小商品市场,义乌商贸城,温州城等辐射甘肃全省及西北数省区。同样,一个以打沙发起家的浙江人,在兰州中心市区矗立起一幢规模巨大的商厦,是目前兰州几个商业巨头之一。大事不敢做,小事又不愿做,街头摆小摊的,钉鞋的,锁裤边的,都是外来人。就在我们的秦安货郎担下四川,进新疆的时候,兰州人还在睡觉。



    习惯了在体制内生活的兰州人不敢越雷池一步,等待,观望,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普遍心态。应该说甘肃搞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全国是早的,推广也比较顺利。但是在进一步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时候就艰难起来。当时兰州市的领导深感兰州乡镇企业薄弱,农村以粮为纲的观念还转不过来,流通领域几乎是空白。于是他们往乡下跑,逐乡逐村宣传“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道理,讲南方农村的乡镇企业,讲沿海发展商品经济是如何致富的,讲人家农民住楼房开轿车的事例。一边是苦口婆心地讲,一边是必恭必敬地听,结果农民还是老主意,心想,说的都对着呢,企业就那么好办吗?资金,技术在哪里呢?没有销路了咋办呢?经济作物?商品流通?哪一天又成了资本主义尾巴割掉呢!把你娃当成投机倒把犯抓掉呢!1985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在当时是历史性的突破,今天不过是一个中型企业的水平。



    甘肃的干部土,老实,听话,其他省“跑部钱进”,甘肃坐等拨款,不叫不到,不给不要。关于红灯绿灯,睁眼闭眼对待政策的技巧,是事后才反应过来的,一切按红头文件办,为甘肃所遵循。兰州是省会,自然起表率作用。1996年的时候,全省只有天水市区到北道区十几公里的高速路,兰州没有一座高架桥。听说当年交通部门决定要建高速路,下狠心作了个若干亿元的计划,到了中央人家说是小项目,不归中央批。听说而已,不知是否确有其事,但类似的事甘肃肯定有过。现在当然是大彻大悟了,不会像以前那样坐等项目,也学会了主动出击。然而,发达地区更是“魔高一丈”了,大项目上得吓人,钱多得让人不敢相信。我们共和国的炼油长子早被小兄弟们超过很远了,石化基地的桂冠早就不属于我们了。算算看,现在兰州有几个大型企业?有多少自主创新项目?有几个国内驰名品牌?少得可怜,屈指可数。原有的国营企业改制的改制,变商场的变商场。所谓外资企业,大都是借合资为名享受优惠政策的,没几个领军人物。关键是兰州的民营经济太弱了,不成气候,没有形成最活跃的经济拉动力。民营经济的差距是我们与发达地区最大的差距,包括政策和观念,这就不是慢一拍的问题,而是慢得太多了。



    如果说兰州发展经济比较慢,但在拆除旧城方面几乎与全国是一个速度。和全国的城市一样,在很短的时间里拆掉了旧街道旧房屋,建起了和其他城市一模一样的新街道新楼房。曾几时,人们以为现代化就是高楼大厦,盼望兰州盖高楼,当这些冷冰冰的水泥怪物到处林立的时候,却感到压抑,似乎失去了什么,觉得空荡荡的。楼高了,天小了;路宽了,寂寞了;气派了,不温馨了;豪华了,不踏实了。原来这是全国人的共同感觉!在经济飞速发展后,人们突然发现文化的不可或缺,传统是要传承的。兰州城市建设的经历与全国一样,也是几经波折,当年西津路修宽了,被批判是崇洋迷外;西北民院搞了大屋顶,被说成是复古,封建残余;城市规划一会儿被批评是大,洋,全,不顾现实发展,一会儿又被讥为小脚女人,阻碍经济发展。据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兰州的城市规划在世界获奖,被称为中国的列宁格勒。这件事在八十年代又被建筑规划界提起,主张兰州应以黄河为中心,重新规划,一个最集中的主张就是,不要在黄河南岸再筑起一道新的水泥长城。可是后来呢?这条长城连接起来了。全国著名建筑大师任震英经历了全过程,老人家痛心疾首,带着无限的遗憾永别了他倾注一生心血的兰州。中国发生的这种事还少吗?如果当年听了梁思成的建议,今天中国的城市就不会是千孔一面,冰冷无情,兰州也不会为了找不到两条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为申报历史文化名城而发愁。可是中国有中国的现实,这么多的人,要就业,要吃饭,要住房,拆迁和保护是一对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建筑界专家说,中国的土木建筑不比欧洲的石头建筑可维持千年以上,一般200年左右就要维护重建。历代是在原有的基础风格上创造发展的,而我们却彻底推倒重来,悲剧发生在这里!既然老北京城都没有了,兰州那点古迹还能怎么样?关键是我们现在怎么建设,能给后代留下一个怎样的兰州城?高楼大厦不是文化,纯粹仿古更是矫揉造作,只有把历史的,当代的,本土的精华结合起来,才可能创造出让后代人承认的建筑文化。



    有发展后劲



    说了兰州许多坏话,有人要不高兴了。一个城市要有气度,欢迎大家品头论足说三道四,才有生气,才有发展。其实兰州也有好多可圈可点之处,这些年建成的黄河风情线就很有特色,南北滨河路的扩建、延伸及美化,恐怕在全国也是数得上的。最近兰州市正在修编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以“宽视野,大手笔,高起点,远谋划”来勾画兰州发展蓝图;兰山公园的扩建设计图也见诸报端,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南山路在加紧修建,拆迁顺利,没有发生一件投诉;市区污水管网工程全面展开,施工组织严密,事前广泛宣传,得到广大市民的理解和支持。照这样干下去,兰州一定能建成一个有特色的,有文化内涵的,有生活质量的西北名城。



    反应是慢了点,但一经认准了道理就绝不回头,一定能干出名堂,这是西北人的性格。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兰州以及甘肃都在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发展的时候,胡耀邦总书记的一个比喻使人们顿开茅塞。他说你们敦煌壁画有一幅反弹琵琶的伎乐天形象,甘肃何不来个反弹琵琶,种草种树呢?一语中的,道出了甘肃的症结所在。一个植被严重破坏,自然环境日益恶化的地方,发展经济必须从改善环境开始。于是“三年停止破坏,五年解决温饱”成了甘肃全省的奋斗目标。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一目标早已实现,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道上迅跑。看看兰州南北两山的绿化,就能理解兰州人的憨劲,韧劲,这些年来,他们硬是把刚解放时总共只有7棵树的南北两山变成了绿荫覆盖的花果山。以这种精神搞建设图发展,何患达不到目的!历史造就的条件和环境,使兰州与东部本来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然而,有容乃大,兼收并蓄,质朴,善良,坚韧的兰州人是不甘落后的,肯定会后来居上,创造出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