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适俗韵且食菌

稿件来源:人民政协报 发布时间:2015-10-31 12:46:03

  对于自然界来说,菌类实在是个非常神奇的存在:它既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中国人对菌类倾注了特殊的感情:古人认为菌菇蕴含着神秘的力量,吃菌菇能够强身健体,甚至“白日飞升”。在古人各种修身求仙的活动中,灵芝、松茸之类,都被认为是可以救死扶伤或令修为大进的恩物。

  近两天,小馋发现一家店,用上好的老鸭汤作汤底涮火锅。在这样的店里吃饭,最考究点菜人的功力:点得不好,不但菜涮出来不好吃,一锅好汤也给毁了。好在店主推荐了几样食材,其中一种,就是竹荪。

  曾有一段时间,这种形状奇诡的菌类在北京流行一个别名,叫做网兜。估计是不知它本名的人给它起的绰号,倒也颇为“象形”。好的竹荪厚而蓬松,格外吸收汤底的味道,吃起来脆嫩可口。但品质不佳者往往薄至单层,下锅即散,不仅影响汤的外观,吃在嘴里,也真的像吃下一只网兜一样,不但牙碜还有异味。

  宋代陈仁玉的《菌谱》记载,竹荪“生竹根,味极甘,当与笋通谱。”虽然对竹荪的植物学归类略有偏差,但属性和味道却概括得很准,可见宋代人们就早已经知道这是种美味了。《菌谱》是显存世界上最早的食用菌专著,它的作者陈仁玉,用现今的话说,是个标准的官二代。陈家是当时的望族,南宋理宗皇后谢道清,是陈仁玉的表姐。陈仁玉曾在一篇碑文里写:“余少无适俗韵。”从他编纂《菌谱》也能看出来,这个官二代一直将权力看得很淡,史书对他的记载,也多是“博物多闻,工词翰”。这样的一个人物,在表姐谢道清下诏降元之后,突然一改散淡,联络知事王珏募民死守台州,后来王珏战死,陈仁玉隐于温岭,直到去世,还留下“子孙世世无仕元”的话。

  真是平时袖手谈风月,临事一死报君王。(小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