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开展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

稿件来源: 发布时间:2016-11-02 08:59:05

  甘肃人大客户端记者 高勇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暨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来临之际,按照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在机关全体党员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具体实施方案和机关党组关于机关2016年素质提升活动安排,6月13日至16日,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80名党员干部先后赴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舟曲县和陇南市康县,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甘肃发展现实教育。
    
  作为“自选动作”,此次学习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既是深化机关党员干部素质提升的有效平台,也是深入推进机关各党支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有益载体。通过参观学习,让党员干部接地气、受教育、转作风、树正气,进一步坚定信仰、坚强党性,牢记使命,强化责任担当,激发大家爱岗敬业的精气神,增强人大机关党员干部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断提升工作服务能力和水平。

  
       走进腊子口:重温入党誓词 弘扬革命传统
    
  6月14日上午,机关党员干部来到迭部县东北部的腊子口战役遗址。当年攻打腊子口的红军名将杨成武亲自题写的“腊子口战役纪念碑”矗立在峡谷中,碑文笔法遒劲,纵意潇洒。碑高约10米,由白色花岗岩制作而成,北面镌刻着“腊子口战役的辉煌胜利将永远彪炳我国革命史册;在腊子口战役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腊子口是川西北进入甘肃的唯一通道,是甘川古道之“咽喉”。1935年9月15日,党中央、毛主席率领红一方面军一、三军团和军委纵队离开俄界(今迭部县高吉村),沿白龙江东岸向腊子口前进。一军团第二师四团为先遣团,与国民党新编十四师鲁大昌部进行了殊死搏战,终于17日凌晨3时左右,胜利攻破了鲁大昌部重兵据险扼守的天险腊子口,打开了中央红军北上进入陕甘的通道。腊子口天险也从此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举世闻名的革命胜迹。
  
  当年的天险如今已大道畅通,柏油铺面,省道南北纵横,天险变通途,腊子口成为追怀往事、凭吊先烈、宣传和接受红军战斗英雄事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腊子口战役纪念碑前,机关党员干部向革命英烈敬献花圈默哀悼念后,面对党旗,齐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
    
  在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党员干部了解了红军血战腊子口、北上开辟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历史情境和感人场面。大量的实物、图片、多媒体影片、场景复原雕塑等,再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光荣而英勇的历史。
    
  “这里的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他们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革命事迹深深感染着我们,他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作为共产党员,我们一定不忘先烈遗志,继承、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时刻牢记党旗下的誓言,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我们今日之身体力行联系群众、廉洁勤勉奉献人民来告慰英魂。”党员朱刚说。
   
  党员贺国龙认为:“当前,我们党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党员干部面对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正因如此,亟须通过学党章、学准则条例来正心正身,通过学习党史和革命精神来汲取信仰的营养,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思路新战略,坚持‘四个全面’的发展理念,不断思过向善,革除弊端,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做好本职工作。”



  途经舟曲:见证灾后重建 体会人间大爱
    
  2010年8月8日,一场特大山洪泥石流将美丽的藏乡江南舟曲无情地撕裂。顷刻之间,曾经的家园被夷为平地,曾经的亲人阴阳两隔,满目的疮痍和悲惨场景令人难忘。在党和政府以及全国各族人民的鼎力帮扶下,经过建设者夜以继日的重建,如今,一个新舟曲、一个更美的“藏乡江南”正在向世人展现她全新的面貌。
    
  时光飞逝,转瞬近6年过去。6月14日下午,机关党员干部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实地踏访从重创中重生的舟曲。从舟曲“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灾情最为严重的三眼峪冲击口与白龙江堰塞湖的交汇处向上望去,那个带给舟曲无尽伤痛的三眼峪已经修葺一新,沟道治理工程已完工,四周一栋栋、一排排各具特色的新居整齐矗立。
    
  在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纪念馆前,浓缩着抢险救灾、灾后重建和舟曲人民感恩奋进等动人场景的石雕。进入馆内,左边墙壁上刻着“天地之间——废墟上绽放的希望”大字,右前方是一个泥石流体验厅,利用先进多媒体设备播放纪录片《风雨同舟》,模拟还原了灾难发生时的惨烈场景和抢险救灾的真实场景,展现了舟曲儿女“爱党、爱国、感恩、奋进”的精神风貌,弘扬了“大灾不屈、抢险不惧、共克艰难、矢志不渝”的抢险救援精神。其后是抢险救援、灾后重建等展厅,以文字、图片、视频、影像、雕塑、浮雕、模型、实物、史料等方式,以抢险救援、灾后重建、巨大关怀为主线,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舟曲泥石流灾难过程及灾后重建成果进行了全面展示。
    
  “这些场景真是太震撼了,特别是在这场艰苦卓绝的生命救援行动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和群体的感人事迹,党员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充分彰显,似阳光温暖着人心、如雨露滋润着禾苗,鼓舞着灾区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重建家园,让人深受教育。”党员贺馨梅说:“灾区人民摆脱痛苦、战胜灾难的坚强意志和顽强品格感天动地。逝者已去,生者坚强。作为党员,我们要身体力行,大力弘扬这种大灾不屈、抢险不惧、共克艰难、矢志不渝的抢险救援精神,在自己的本职岗位上,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踏访阳坝:探寻“美丽乡村” 感受发展成果
   
  陇南康县阳坝镇向来风光旖旎,多姿多彩,素有“甘肃西双版纳”、“陇上明珠,绿色宝地”之美誉。境内青山绿水,千岩竞秀,令人心旷神怡。今年一月,阳坝再度入围第二届“绚丽甘肃·美丽乡村”评选活动50强乡村。
    6月15日,机关党员干部来到阳坝镇,探寻和见证了这里通过不断发展而越来越美丽的景象。在俗称老街的阳坝村,那一座座“丽江范儿”的仿古建筑,很快吸引了大家的眼球,特别是一串串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最为惹眼。在花桥村和油房坝村,那山水间影影绰绰看到的红瓦白墙,倍感写意。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了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阳坝镇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的有效抓手,与扶贫整村推进、旅游产业开发、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相结合,抓住机遇,充实完善规划,不断提升建设标准。如今的阳坝镇,大街小巷干净整洁,环境布局合理科学,镇容乡风文明和谐,老百姓安居乐业,旅游业广受好评,一派欣欣向荣、潜力巨大的新气象。
    
  “通过现场观摩,我们感受到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步伐。我体会到,只要干群齐心努力,就能发展,就能改变。这里的变迁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增强了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心和信心。”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副主任黄维民感慨良多。
  
  在康县期间,党员干部还调研了县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实地观摩了望关镇、阳坝镇的“人大代表之家”创建情况。
   
  党员赵宏燕说:“看到康县乡镇人大代表工作在创新与作为中日趋迈向规范化发展的轨道,我们这些人大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慰。作为一名党员和人大代表工作者,我将一如既往地深入基层加强调研,积极谋求做好本职工作的思路,不断增强做好人大工作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