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甘肃好人”李浩学:35载如一日,扎根山区育新苗
稿件来源:甘肃文明网 发布时间:2020-09-10 16:52:00
李浩学,男,汉族,中共党员,崇信县新窑镇人,现年54岁,大学文化程度,小学高级教师,1984年8月参加工作,现任新窑镇赤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从教35年来,他积极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忠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任务,扎根基层山区,默默奉献青春,把饱满的热情化作实际行动投入到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之中,为基层山区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
扎根基层,辛勤耕耘育桃李
1984年,年仅18岁的李浩学,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踏上了三尺讲台,一干就是35年。35年间,他骑着自行车几乎教遍了镇上所有学校。以前,乡村学校不通公路,遇上雨雪天气,他就扛着自行车走十几里山路,可无论条件再艰苦、不管走到哪里,他教的班级永远是最优秀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3年,李浩学被任命为赤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在17年的教学管理中,他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师德建设,创办“高效课堂”,积极参加“校长同上一堂课”教学改革,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35年来,他获得各级党委、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数不胜数,“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师德标兵”“优秀指导教师”等等,可他把所有的荣誉都压在箱底,从不炫耀。他觉得自己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党员,努力工作是应尽的本分,自己只做了该做的事情,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如何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乡贫穷的面貌,才是当前应该考虑的。
使命在肩,献身教育心无悔
35年来,他始终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他是全校师生心目中讲原则、讲正气、做事公允的好校长。生活中,他关注每一个同事的生活思想状况,同事中有3个少数民族同志,为了使他能吃上热乎饭,他多方打听请来了回民灶师;一些长期不能回家的同志,遇到节假日护校,他主动替班,让这些同志回家团聚;为了确保师生安全,建设平安校园,他带领全校师生制定了严密的防控措施,并付诸实施,在他的带领下无论是防范校园暴力事件、防震抗灾、应对突发事件都做得井井有条,不留“死角”。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面临开学,他主动放弃休假,一个人来到学校,悬挂宣传横幅、发放防疫宣传资料、为校园教室消毒,组织发放书本、安排网络教学,忙的团团转。有人问他“还没开学呢,你怎么比开学了还忙?”他笑着说:“要让家长、学生了解防控知识,做好疫情防控,不能有一点马虎。虽然现在网络教学,孩子们的学业可一点也不能落下。”
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显担当
多年来,他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为了使辍学学生早日回到课堂,他不辞辛苦放学后一次次去学生家里做工作,他不知多少次自费为贫困学生购置书本、生活用品。夏天,他坚持守护在学校,疏通水渠、查看校舍安全;冬天,他给学生生火、帮助学生打扫卫生、整理内务。2017年12月21日早晨,在给一年级孩子生火打碳时,不慎被碳渣弹伤左眼,简单处理后他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可是慢慢的视力出现问题,后来在平凉市人民医院被确诊为“左眼视网膜脱落(孔源性)”,之后在西京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2018年6月被平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为“七级伤残”。但他放不下400多名学生,做完手术后没有过多地休息,依然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2019年底,由于未能好好休养及长时间疲劳用眼,又引起右眼视网膜脱落,手术过后,鉴定书上明确写道:“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家人劝他去申请休假或退休,可他却坚持说:“虽然视力大不如从前,可我在讲台上站了35年了,我舍不得孩子们,再说我才五十几,我还能再教几届学生”,短暂的休息后他又冲上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
教育是事业,事业就需要奉献。35个春秋,他用满腔热血为基层山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谱写了动人的华章,他以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履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用实际行动彰显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
扎根基层,辛勤耕耘育桃李
1984年,年仅18岁的李浩学,高中毕业后,成为一名民办教师,踏上了三尺讲台,一干就是35年。35年间,他骑着自行车几乎教遍了镇上所有学校。以前,乡村学校不通公路,遇上雨雪天气,他就扛着自行车走十几里山路,可无论条件再艰苦、不管走到哪里,他教的班级永远是最优秀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3年,李浩学被任命为赤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在17年的教学管理中,他严格贯彻落实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师德建设,创办“高效课堂”,积极参加“校长同上一堂课”教学改革,学校的各项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35年来,他获得各级党委、政府授予的荣誉称号数不胜数,“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教师”“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师德标兵”“优秀指导教师”等等,可他把所有的荣誉都压在箱底,从不炫耀。他觉得自己是一名教师,更是一名党员,努力工作是应尽的本分,自己只做了该做的事情,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如何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习走出大山,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家乡贫穷的面貌,才是当前应该考虑的。
使命在肩,献身教育心无悔
35年来,他始终以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牢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在工作中他是全校师生心目中讲原则、讲正气、做事公允的好校长。生活中,他关注每一个同事的生活思想状况,同事中有3个少数民族同志,为了使他能吃上热乎饭,他多方打听请来了回民灶师;一些长期不能回家的同志,遇到节假日护校,他主动替班,让这些同志回家团聚;为了确保师生安全,建设平安校园,他带领全校师生制定了严密的防控措施,并付诸实施,在他的带领下无论是防范校园暴力事件、防震抗灾、应对突发事件都做得井井有条,不留“死角”。2020年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席卷而来,全国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形势严峻,面临开学,他主动放弃休假,一个人来到学校,悬挂宣传横幅、发放防疫宣传资料、为校园教室消毒,组织发放书本、安排网络教学,忙的团团转。有人问他“还没开学呢,你怎么比开学了还忙?”他笑着说:“要让家长、学生了解防控知识,做好疫情防控,不能有一点马虎。虽然现在网络教学,孩子们的学业可一点也不能落下。”
恪尽职守,无私奉献显担当
多年来,他把学校当成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为了使辍学学生早日回到课堂,他不辞辛苦放学后一次次去学生家里做工作,他不知多少次自费为贫困学生购置书本、生活用品。夏天,他坚持守护在学校,疏通水渠、查看校舍安全;冬天,他给学生生火、帮助学生打扫卫生、整理内务。2017年12月21日早晨,在给一年级孩子生火打碳时,不慎被碳渣弹伤左眼,简单处理后他继续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可是慢慢的视力出现问题,后来在平凉市人民医院被确诊为“左眼视网膜脱落(孔源性)”,之后在西京医院进行了手术治疗,2018年6月被平凉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认定为“七级伤残”。但他放不下400多名学生,做完手术后没有过多地休息,依然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2019年底,由于未能好好休养及长时间疲劳用眼,又引起右眼视网膜脱落,手术过后,鉴定书上明确写道:“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家人劝他去申请休假或退休,可他却坚持说:“虽然视力大不如从前,可我在讲台上站了35年了,我舍不得孩子们,再说我才五十几,我还能再教几届学生”,短暂的休息后他又冲上了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
教育是事业,事业就需要奉献。35个春秋,他用满腔热血为基层山区教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谱写了动人的华章,他以奉献、求真、创新的精神履行着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使命,用实际行动彰显着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责任和担当。